每一本经典背后,都有着丰富的人生
有读者后台留言说,这个号的风格变化挺大,一会儿婚姻,一会儿爱情,一会儿又是诗歌,名著。
其实一直都是我的风格。至少文字风格是这样,价值观也是一样。
我一直认为首先是有生活,然后才是阅读。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丰富更美好更懂得,而不是变得刻薄,无趣和狭隘。
我认为自己一直不是书呆子,是干体力活也可以很好养活自己的人。
所以,上班,带孩子,做饭,洗碗才是我每日必须要做的事。读书不是。
每天都是给孩子洗澡,洗碗,让他上床睡觉,我有了自由时间之后,选择了读书,而不是其他方式来消遣。
如果做成专门的读书公号,以我的阅读速度和写的速度,每天推荐一本书都可以。
但那不是我想做的事,写最日常的生活,写能够触及到的人生,才是这个号存在的目的。
所以,我说这里是诗歌和日常的链接,我觉得诗歌并不遥远,我这过去没怎么读诗的人,也突然读了百来本诗集。
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楼下玩时,我经常那拿本诗集,读上几首。我觉得毫不违和。有一次,读到意大利诗人莱塔蒙的一首《时间和光阴》,最有一句是:他们说的不是再见/而是永别。
刚好是黄昏,远处公交轰鸣声传来,无数下班的人正在赶往回家的路上,那一刻我仿佛可以看到时间和光阴,只是每一刻都不是再见,而是永别。
这就是我每日的生活,也是我内心的诗意。
有些的人文字很好,但没有生活。
有些人读过很多书,但不见人心。
我在这里过日常的生活,读经典的名著和诗歌。
1
为什么读经典?
当我某一个晚上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是想重读大学里读过的那些经典名著。
我想重新读,去感受下,现在读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我每日读书时间有限。
选择了最可靠的方法,读经典,因为经典是不会骗人的。
《挪威的森林》中,渡边君的朋友永泽宣称:对于死后不足三十年的作家,原则上是不屑一顾的,那种书不足为信。不是说我不相信现代文学。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上面浪费时间。人生短暂。
当然我也会读现代人写的作品。只是侧重点会是经典。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写过一篇很经典的文章:为什么读经典。
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这次重读很多经典名著就是这样,以为自己懂了,但其实有意外的发现。
譬如重读《简·爱》,许多人都是当做爱情小说来读。但我读到那一句:“多少人在承受比我更为孤寂的灭亡,多少人在默默反抗自己的命运。”突然觉得,我们每个时代的人,其实都那样,有人孤寂的灭亡,总有人在默默反抗自己的命运。
卡尔维诺说:“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现发现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
如果你青春时期认真阅读过一些名著,那请你现在重新拿起来,我们肯定会有全新的感受。
马尔克斯在他的自传《活着就是为了讲述》里说:“我意识到二十岁读《尤利西斯》和《喧哗与骚动》纯属年少轻狂,体会不深,决定以不抵触的视角再读一遍。确实,当年觉得乔伊斯和福克纳深奥、卖弄,如今却觉得他们的书有摄人心魄的简单和美。”
当我重读《包法利夫人》,读到那一段:
日复一日,如今仿佛不断头的线,真要这样继续下去,永远一模一样,数又数不清,什么也带不来!别人的生活,再平板,起码也有机会碰到意外。哪怕是一个偶然事件也好,有时候就会变化无穷,环境有了改动。可是上帝有意同她为难!她就偏偏什么事也碰不到。未来是一个过道,黑洞洞的,门在尽里关得严严的。
包法利夫人寂寞的心就像蜘蛛网一样慢慢扩展。
当你到了一定年龄,再来读这些寂寞的心,会有很多感同身受,也会理解了福楼拜的那一句话:我就是包法利夫人。如果不曾感同身受,怎么又能如此细致呢?
2
读经典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有感于现代人的经典阅读缺失,他决定自己重读经典,选了二十几位西方文学大师的经典著作重新评述,写了一本《西方正典》的书。这也是评论西方经典文学的重要著作。
他说,“我们拥有经典的原因是生命短促且姗姗来迟,人生有涯,生命终有竟时,要读的书却前所未有地多。”
“文学研究无论怎样进行也拯救不了任何人,也改善不了任何社会。莎士比亚不会使我们变好或变坏,但他可以教导我们如何在自省时听到自我。接着,他也许会教我们如何接受自我及他人的内在变化,也许包括变化的最终形式。”
心灵的自我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
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于用自己的孤独。
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
我在写单身的那篇文章里写过一句话:“找人类历史上最为优秀的人来陪你聊天。”
其实就是读经典。
朋友可能会很忙,没时间陪你聊天。
但经典不会,他就静静等待着,被你挖掘,被你发现,像等待真正爱她的人。
没有比一颗灵魂与另一颗灵魂相遇,那种感动更让人惊奇了;
没有比看到一段文字你仿佛可以触摸但几百年前的那颗心,让人感到激动了。
我读着,像真的触及到那些灵魂,我一直认为,读书,是读文字,更是读人心。
我可以看到那些心在跳动,在倾诉,在向无数人证明自己活着。
睡在时间里的人,也是一颗心,至于,她有一个什么样的外壳,什么样的面貌,可以忽略。因为,我过的生活,和这城市无数普通男女一样,普通家庭,普通婚姻,普通工作,普通人生,呈现在这里的只是一颗心。而不是其他。
所以,我觉得,有个什么样的人在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在这里否过共鸣。
3
读经典可以培养你的耐心。
这段时间,当我专注地把一本本四五百页的名著,耐心读完的时候,我发现,原来自己是可以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的。
这是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心里暗示。
我还是可以做到用心做事。这是读经典额外带来的,不仅仅是读书本身,而是你耐心和意志力的培养。
马尔克斯提到几次自己读经典的经历,提到那本《尤利西斯》。“我读得断断续续,磕磕绊绊,直到耐心耗尽,难以为继。如此断言,为时过早。多年以后,当我不再心浮气躁,又把它重新拾起,仔细研读时,不仅发现了自己从未怀疑过的真诚的内心世界,还在语言运用、时态安排、结构处理等文学技巧上受益匪浅。”
很多书,年轻的时候,我认为自己是没有耐心去读完的,但是这次我发现自己可以一行行读过去,一本本读完,无论它多厚,只要我想读完,我计划读完,就可以完成。而且不是觉得很辛苦,而是很有趣味。
读经典就像你想认真做一件自己喜欢,但又觉得很难完成的事情。
一开始你总有点畏难心理。一旦你坚持了,深入进去了,会发现,原来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还有会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就像我花了四个晚上读完《罪与罚》之后,我几乎让自己沉浸在书中出不来。合上书,静静地在深夜里坐了十多分钟。
很多经典开头并不好读,特别是国外名著,很多人名地名都会陌生,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会让你有些阅读上的障碍,但如果你真正耐心的读下去,越读到后来越让你欲罢不能。
读《红与黑》的时候就这样,我觉得最精彩的部门就是于连进了监狱以后,他的自我反省和那段在法庭上的陈词。如果不曾耐心读到最后,怎么又能理解他人生发展的整个过程?
4
他们是著名作家,他们都曾谈过读经典。
70多岁的博尔赫斯写过一篇文章《论经典》,他说:
“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或者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心阅读的书籍,仿佛它的全部内容像宇宙一样深邃,不可避免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可以做出无穷无尽的解释。”“我重说一遍,经典作品并不是一部必须具有某种有点的书籍;而是一部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75岁的马尔克斯在写自己回忆录的时,写道了这一段:
一次他去朋友梅尔拉诺家。这朋友发愁马尔克斯对希腊和拉丁语经典不屑一顾,觉得它们无趣,又无用。分手前,朋友在书房里找了本皮面精装书,郑重其事地递给马尔克斯说:你可以成为一位好作家,但是,不熟读希腊经典,你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位非常好的作家。从那一刻起,这梅尔拉诺成为马尔克斯至关重要的人之一。《俄狄浦斯王》第一遍读下来,马尔克斯就感觉它完美无缺。
年近六十的卡尔维诺写了那篇《为什么读经典》,他说:
“我爱《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马克·吐温。我爱《丛林之书》的吉卜林。我爱简·奥斯汀,因为我从未读过她,却只因为她存在而满足。我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他用一惯性、愤怒和毫无分寸来歪曲。我爱巴尔扎克,因为他是空想者。我爱卡夫卡,因为他是现实主义者。我爱莫泊桑,因为他肤浅。我爱曼斯菲尔德,因为她聪明。我爱菲茨杰拉德,因为他不满足。我爱拉迪盖,因为青春再也不回来。我爱斯维沃,因为他需要变得年老。我爱……”
我爱经典,因为他们蕴藏着丰富的人生。
此生有涯,读书无涯。至少在我四十岁之前,我会选择一本本地读那些经典名著。
每天都读。
相关阅读
(点击蓝色字体可以跳转阅读)
今日推荐
(本来只想推荐卡尔维诺这一本的,因为这本书比较薄一点,也是熟悉卡尔维诺文学观点的重要一本书。《西方正典》这一本是学者写的,稍微偏学术一点。也是了解西方经典文学很好的著作。看个人兴趣吧。反正都需要耐心读完。)
睡在时间里的人
这是一个因为读诗而诞生的号,
所以她注定和诗歌有关。
她的主人是一位泯然众生的普通人。
所以她注定和日常有关。
这里是诗歌和日常的链接。
是时间和情感的碰撞。
用读诗歌读名著的心来写公号文。
如果喜欢,欢迎长按关注,欢迎转发到朋友圈。